第222节(2 / 4)
很多空军艇员因为飞艇失事而丧生,但经过他们的努力,有一百名补充兵被送到了淳化,对宪法师来说这点补充无异于杯水车薪,但却对军心起到了惊人的鼓舞效果,现在士兵们普遍相信迟早有一天飞艇会在天空中形成一道桥梁,把不计其数的兵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淳化。同样是为了鼓舞军心的目的,唐德生大张旗鼓地让返航的飞艇把一小批伤病运回了后方,当然这都只能是轻伤员,但这个举动同样激起了南明报纸的极大热情,回到龙潭的伤兵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们确实也是英雄。贺飞虎亲自赶到龙潭给伤兵们授勋,接着就是无数狂热的记者扑上来采访,而这些消息很多又通过飞艇带来的报纸流回了淳化。
前几天飞艇送来了一大批简易气球,这些兵器被组装好后唐德生立刻就把它们都放上了高空,现在顺军在白天已经没有任何隐秘调动可言,气球悬浮在顺军的阵地上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夜间也会从空中不时扔下照明弹,把他们的部署暴露出来。
今天淳化镇的明军阵地上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炮兵调动,几天来宪法师的参谋和空军军官讨论后,认为有可能用气球帮助陆军的炮兵指示目标。以往限于地形明军看不到障碍物后顺军兵力、辎重和弹药的摆放,更看不到越过对方矮墙和工事后本方的弹着点。空军军官觉得可以用旗语指引地面炮兵攻击,让明军的骚扰炮击变得更有效率些。
唐德生同意进行这样的配合实验,他看着忙碌着的炮兵,轻声说道:“想来那边许将军一定很苦恼吧。”
确实如同唐德生所说,许平现在确实很烦恼,明军的高涨士气一点儿没有下落的迹象,对于这样庞大的火器防守部队,他找不出什么代价低廉的攻击办法,实际上就是代价高昂的强攻都没有什么必胜的把握。现在明军白天的地面侦查几乎绝迹,几个气球阴魂不散地一天到晚挂在头顶上,把顺军的布置看得一清二楚。
顺军指挥官都很清楚这些气球能够看到顺军阵地的每一个角落,侦查的一个法则就是当你能看见他时那他也能看到你,顺军突击队以前就是靠望远镜搜索敌军火力死角——只要你在望远镜里看不到敌人,那此处就是敌人的火力死角,只要在前进的时候保证望远镜始终看不到敌人,那就说明你找到了一条敌军的火力盲带和安全进攻通道。
现在无论在顺军阵地的任何位置,只要抬头就能看见天上那几个大球,所以有经验的顺军老兵都明白他们无所遁形,这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渗透攻击的信心——也确实已经没有什么成功可能了,只要他们一集结就能看到气球上的明军开始挥动旗子,虽然不知道他们旗语的具体内容但他们肯定不是在向后方报告“平安无事。”
……
此时在浙江的易猛也在积极训练部队与空军的配合问题,第十四师“诚实”也已经抵达浙江和公仆师共同组成了第七军,诚实师的抵达当然让易猛感到很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师不再是孤军奋战。但第七军的军长则让易猛有些担忧,他是李云睿的长子,北伐初期第七师的上校副师长,后来的第八师师长。
而且据易猛所知,李公子之前还在江西造成了相当的恶劣的影响——因为媒体的注意力完全被空军的成功吸引过去了,所以江西发生的事情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注意,但是陆军部曾经含含糊糊地通报说,江西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发生了大规模严重违抗军纪的行为,不久后从湖广退回江西第四军以武力介入,协助北伐军统帅部平息了大规模违纪事件。
陆军部说得很含糊,一开始易猛对此事也不是很关心,他更重视整军北上和顺军交战的事宜。但既然得知李公子将会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那易猛自然而然地开始打探他的过往经历,以便更好地和军部配合。
据打探来的消息说,李公子是坚定的鹰派,主张对顺军进行毫不妥协地扫荡,这给易猛的第一感觉就是未来的军长很和自己的脾胃,尽管易猛觉得李公子在身为第七师副师长时破坏与顺军协议、下令水师对长江上顺军船只进行无差别攻击有些孟浪,但他觉得可以理解。
不过随着易猛通过关系渐渐了解江西事件的经过后,他就开始担忧了:安庆之败后第一军和第二军退到江西后痛定思痛,开始严肃军纪,北伐军参谋部说每一个不服从军令的人都该被处死(就易猛的理解一开始就是说说而已);但很多士兵、甚至包括低级军官都高喊说这话的人才该滚出军队(就易猛的看法这也是怨言罢了,并非一定无法冷却处理)。
但事情很快就开始脱离轨道……具体的情况陆军部方面支支吾吾始终想遮掩,制宪会议也哼哼哈哈地含糊其辞,反正易猛只知道第四军在闻变后态度最为强硬,出动军队开入闹事的军营,听说还动用了大炮进行镇压,李师长是现场指挥官。
“到底为什么制宪会议会派李军长来浙江呢?”易猛既迷惑又担忧,这位新任军长看起来脾气火爆而且不太体恤士兵。
陆军部已经告知很快就要发动第二次北伐,重夺湖广并确保南京,易猛觉得自己需要再进一步打探这位新军长调任背后的隐情。
第十四节 假像
南明临时陆军部的副部长曾格武正在浙江视察军务,他主管陆军部后勤事宜,易猛和他是军校的同学(部长也一样和他还有唐德生、陈伟他们是同学),由于黄石把所有的老部下、老班底都派去前线辅佐黄乃明了——他们也很高兴,因为这样军功总是要在战场才能立下的,所以临时陆军部成立的时候,制宪会议就按考试成绩定座次,除了供应几个新师的军官外,还把军校的学生大量地划拉到各军部的岗位上去,现在陆军部和几个新师一样全是由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领导。
老同学见面,他们把酒言欢先是回忆往昔的校园时光,然后再一起痛骂海军部的王八蛋,过足了嘴瘾后易猛觉得酒也喝到位了,就开始切入正题:“江西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陆军部知道的也不是很全面,只知道北伐军统帅部狠下一条心开始进行清军运动,把军法官大量地赶出军队或剥夺他们的执法权力。而第四军是其中执行得最坚决的,制宪会议和陆军部不敢和军方撕破脸,也默许了他们的改制,不过还是有很多军法官被清理出军队后利用各种关系去向齐国公府抗议,几个大党的代表因此又跑去齐国公面前诉苦,其中李军长就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其实风声才起,李云睿的夫人就跑去找妹妹、妹夫告状,说的当然都是军方对现行制度的那些怨言。有过北京之变后黄石小心谨慎了不少,现在黄石集团还掌握着庞大的政治、军事资源,足以造成一场大动荡;而眼下进展总的说来还比较顺利,黄石觉得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迟早军方不得在既成事实前低头,他不想太过刺激黄石集团。无论如何,现在都不是玩杯酒释兵权的好时机,一旦军队出现大动荡占便宜的是李顺。
除了担忧黄石集团的实力外,首先黄石本人也无意把老部下们一锅端,他还是希望能让旧部们有个富家翁的下场,其次制宪会议目前只有“奉旨造反”的胆量,黄石总结在明廷那边失败的教训,觉得自己要是在后方耍阴谋诡计第一有点说不过去,第二搞不好又会培养出新的军阀集团来——就是制宪会议对自己的地位都不自信,虽然好几年过去了而且卿院已经拥有的巨大的力量,但是他们多少还是觉得自己的权利是黄石赐予的,很有点心虚的感觉;而如果黄石赤膊上阵下令某支军队对友军动武,那造成的思想和军事混乱难以预测,而且这支军队如果仅仅是因为黄石的命令这样做,那显然还是私人武装而不是国家军队,除了需要用利益收买外,将来搞不好又得清洗他们。
本着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黄石打算继续糊弄黄石集团(而且他此时对制宪会议的反抗精神也有点高估),就在妻子和妻姐面前附和了一通,说了些莫能两可的话。
错误领会黄石态度的李夫人(她说什么也猜不到黄石的本意居然是把自己的手脚都砍断,把自己的爪牙都拔光。)立刻给丈夫和儿子去信,同时黄夫人也给黄乃明去信,说什么:你父亲还远没有到糊涂的时候,而且就是糊涂了,也是向里糊涂不会向外糊涂。
收到嫡母的信后黄乃明胆气顿时也壮了,清军活动进行的极其严格,而且对制宪会议和卿院也寸步不让,坚持要说要想北伐成功就必须在军中统一思想。结果被黄石寄予厚望的制宪会议立刻被军方的强硬态度吓倒了,没有表现出多少黄石所期盼的反抗精神,三大党的党魁都觉得黄乃明再怎么说也是黄石的亲身儿子,虽然制宪会议帮了齐国公很大的忙,但是要是和齐国公的儿子死磕必然会引起齐国公的怀疑,搞不好会被当成图谋叛乱被剿灭了。既然不可能理解黄石为什么一心一意要和自己的子侄和爪牙作对到底,那齐国公所有的暗示鼓励都被理解为齐国公在给制宪会议留面子。
既然齐国公这么给制宪会议面子,那制宪会议也得投桃报李,竭力帮助黄乃明隐瞒事变,通过安排新工作来平息被清理的官兵的怨气——大批的打发去陆军部或新建的师工作。不过李师长作为清军的急先锋,先是动用大炮炮击骚乱士兵,后来还出动骑兵用马刀予以驱赶,在军中极不得人心。不但制宪会议想把他撤换以平息军中怨言,就是北伐军内部都觉得有这么一个不得人心的师长对军队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李师长深得高级军官的赞扬,他们不能容忍为集团出力的人被免职调回后方充入后备役,而制宪会议趁着后方空虚的机会控制了三军部也不愿意让黄石集团的人又渗透到他们的地盘里,因此双方一拍即和,把李公子升任为第七军军长,派到东线去当官。
曾格武知道的差不多就是制宪会议那边所知的情况,他给易猛介绍完以后,公仆师的师长顿时满头大汗:原来制宪会议和陆军部是在扔烫手山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丢失陆军部,而宁可承担更小的一点的损失——让李公子得到一部分浙江兵权。
不过易猛也听明白陆军部的意思,那就是接受李军长的军事节制,但是部队实权还是要掌握在军校学员手里。
“大家都是为国效力,李军长也不会把你们往火坑里推嘛。”陆军部知道李军长还是很想立功的,有功大家分,陆军部只要易猛能够拿到他那一份就可以:“再说,陆军部也确实拿不出比李军长更合适的人选,他出身将门世家又久经沙场,是难得的将才啊。” ↑返回顶部↑
前几天飞艇送来了一大批简易气球,这些兵器被组装好后唐德生立刻就把它们都放上了高空,现在顺军在白天已经没有任何隐秘调动可言,气球悬浮在顺军的阵地上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夜间也会从空中不时扔下照明弹,把他们的部署暴露出来。
今天淳化镇的明军阵地上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炮兵调动,几天来宪法师的参谋和空军军官讨论后,认为有可能用气球帮助陆军的炮兵指示目标。以往限于地形明军看不到障碍物后顺军兵力、辎重和弹药的摆放,更看不到越过对方矮墙和工事后本方的弹着点。空军军官觉得可以用旗语指引地面炮兵攻击,让明军的骚扰炮击变得更有效率些。
唐德生同意进行这样的配合实验,他看着忙碌着的炮兵,轻声说道:“想来那边许将军一定很苦恼吧。”
确实如同唐德生所说,许平现在确实很烦恼,明军的高涨士气一点儿没有下落的迹象,对于这样庞大的火器防守部队,他找不出什么代价低廉的攻击办法,实际上就是代价高昂的强攻都没有什么必胜的把握。现在明军白天的地面侦查几乎绝迹,几个气球阴魂不散地一天到晚挂在头顶上,把顺军的布置看得一清二楚。
顺军指挥官都很清楚这些气球能够看到顺军阵地的每一个角落,侦查的一个法则就是当你能看见他时那他也能看到你,顺军突击队以前就是靠望远镜搜索敌军火力死角——只要你在望远镜里看不到敌人,那此处就是敌人的火力死角,只要在前进的时候保证望远镜始终看不到敌人,那就说明你找到了一条敌军的火力盲带和安全进攻通道。
现在无论在顺军阵地的任何位置,只要抬头就能看见天上那几个大球,所以有经验的顺军老兵都明白他们无所遁形,这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渗透攻击的信心——也确实已经没有什么成功可能了,只要他们一集结就能看到气球上的明军开始挥动旗子,虽然不知道他们旗语的具体内容但他们肯定不是在向后方报告“平安无事。”
……
此时在浙江的易猛也在积极训练部队与空军的配合问题,第十四师“诚实”也已经抵达浙江和公仆师共同组成了第七军,诚实师的抵达当然让易猛感到很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师不再是孤军奋战。但第七军的军长则让易猛有些担忧,他是李云睿的长子,北伐初期第七师的上校副师长,后来的第八师师长。
而且据易猛所知,李公子之前还在江西造成了相当的恶劣的影响——因为媒体的注意力完全被空军的成功吸引过去了,所以江西发生的事情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注意,但是陆军部曾经含含糊糊地通报说,江西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发生了大规模严重违抗军纪的行为,不久后从湖广退回江西第四军以武力介入,协助北伐军统帅部平息了大规模违纪事件。
陆军部说得很含糊,一开始易猛对此事也不是很关心,他更重视整军北上和顺军交战的事宜。但既然得知李公子将会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那易猛自然而然地开始打探他的过往经历,以便更好地和军部配合。
据打探来的消息说,李公子是坚定的鹰派,主张对顺军进行毫不妥协地扫荡,这给易猛的第一感觉就是未来的军长很和自己的脾胃,尽管易猛觉得李公子在身为第七师副师长时破坏与顺军协议、下令水师对长江上顺军船只进行无差别攻击有些孟浪,但他觉得可以理解。
不过随着易猛通过关系渐渐了解江西事件的经过后,他就开始担忧了:安庆之败后第一军和第二军退到江西后痛定思痛,开始严肃军纪,北伐军参谋部说每一个不服从军令的人都该被处死(就易猛的理解一开始就是说说而已);但很多士兵、甚至包括低级军官都高喊说这话的人才该滚出军队(就易猛的看法这也是怨言罢了,并非一定无法冷却处理)。
但事情很快就开始脱离轨道……具体的情况陆军部方面支支吾吾始终想遮掩,制宪会议也哼哼哈哈地含糊其辞,反正易猛只知道第四军在闻变后态度最为强硬,出动军队开入闹事的军营,听说还动用了大炮进行镇压,李师长是现场指挥官。
“到底为什么制宪会议会派李军长来浙江呢?”易猛既迷惑又担忧,这位新任军长看起来脾气火爆而且不太体恤士兵。
陆军部已经告知很快就要发动第二次北伐,重夺湖广并确保南京,易猛觉得自己需要再进一步打探这位新军长调任背后的隐情。
第十四节 假像
南明临时陆军部的副部长曾格武正在浙江视察军务,他主管陆军部后勤事宜,易猛和他是军校的同学(部长也一样和他还有唐德生、陈伟他们是同学),由于黄石把所有的老部下、老班底都派去前线辅佐黄乃明了——他们也很高兴,因为这样军功总是要在战场才能立下的,所以临时陆军部成立的时候,制宪会议就按考试成绩定座次,除了供应几个新师的军官外,还把军校的学生大量地划拉到各军部的岗位上去,现在陆军部和几个新师一样全是由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领导。
老同学见面,他们把酒言欢先是回忆往昔的校园时光,然后再一起痛骂海军部的王八蛋,过足了嘴瘾后易猛觉得酒也喝到位了,就开始切入正题:“江西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陆军部知道的也不是很全面,只知道北伐军统帅部狠下一条心开始进行清军运动,把军法官大量地赶出军队或剥夺他们的执法权力。而第四军是其中执行得最坚决的,制宪会议和陆军部不敢和军方撕破脸,也默许了他们的改制,不过还是有很多军法官被清理出军队后利用各种关系去向齐国公府抗议,几个大党的代表因此又跑去齐国公面前诉苦,其中李军长就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其实风声才起,李云睿的夫人就跑去找妹妹、妹夫告状,说的当然都是军方对现行制度的那些怨言。有过北京之变后黄石小心谨慎了不少,现在黄石集团还掌握着庞大的政治、军事资源,足以造成一场大动荡;而眼下进展总的说来还比较顺利,黄石觉得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迟早军方不得在既成事实前低头,他不想太过刺激黄石集团。无论如何,现在都不是玩杯酒释兵权的好时机,一旦军队出现大动荡占便宜的是李顺。
除了担忧黄石集团的实力外,首先黄石本人也无意把老部下们一锅端,他还是希望能让旧部们有个富家翁的下场,其次制宪会议目前只有“奉旨造反”的胆量,黄石总结在明廷那边失败的教训,觉得自己要是在后方耍阴谋诡计第一有点说不过去,第二搞不好又会培养出新的军阀集团来——就是制宪会议对自己的地位都不自信,虽然好几年过去了而且卿院已经拥有的巨大的力量,但是他们多少还是觉得自己的权利是黄石赐予的,很有点心虚的感觉;而如果黄石赤膊上阵下令某支军队对友军动武,那造成的思想和军事混乱难以预测,而且这支军队如果仅仅是因为黄石的命令这样做,那显然还是私人武装而不是国家军队,除了需要用利益收买外,将来搞不好又得清洗他们。
本着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黄石打算继续糊弄黄石集团(而且他此时对制宪会议的反抗精神也有点高估),就在妻子和妻姐面前附和了一通,说了些莫能两可的话。
错误领会黄石态度的李夫人(她说什么也猜不到黄石的本意居然是把自己的手脚都砍断,把自己的爪牙都拔光。)立刻给丈夫和儿子去信,同时黄夫人也给黄乃明去信,说什么:你父亲还远没有到糊涂的时候,而且就是糊涂了,也是向里糊涂不会向外糊涂。
收到嫡母的信后黄乃明胆气顿时也壮了,清军活动进行的极其严格,而且对制宪会议和卿院也寸步不让,坚持要说要想北伐成功就必须在军中统一思想。结果被黄石寄予厚望的制宪会议立刻被军方的强硬态度吓倒了,没有表现出多少黄石所期盼的反抗精神,三大党的党魁都觉得黄乃明再怎么说也是黄石的亲身儿子,虽然制宪会议帮了齐国公很大的忙,但是要是和齐国公的儿子死磕必然会引起齐国公的怀疑,搞不好会被当成图谋叛乱被剿灭了。既然不可能理解黄石为什么一心一意要和自己的子侄和爪牙作对到底,那齐国公所有的暗示鼓励都被理解为齐国公在给制宪会议留面子。
既然齐国公这么给制宪会议面子,那制宪会议也得投桃报李,竭力帮助黄乃明隐瞒事变,通过安排新工作来平息被清理的官兵的怨气——大批的打发去陆军部或新建的师工作。不过李师长作为清军的急先锋,先是动用大炮炮击骚乱士兵,后来还出动骑兵用马刀予以驱赶,在军中极不得人心。不但制宪会议想把他撤换以平息军中怨言,就是北伐军内部都觉得有这么一个不得人心的师长对军队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李师长深得高级军官的赞扬,他们不能容忍为集团出力的人被免职调回后方充入后备役,而制宪会议趁着后方空虚的机会控制了三军部也不愿意让黄石集团的人又渗透到他们的地盘里,因此双方一拍即和,把李公子升任为第七军军长,派到东线去当官。
曾格武知道的差不多就是制宪会议那边所知的情况,他给易猛介绍完以后,公仆师的师长顿时满头大汗:原来制宪会议和陆军部是在扔烫手山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丢失陆军部,而宁可承担更小的一点的损失——让李公子得到一部分浙江兵权。
不过易猛也听明白陆军部的意思,那就是接受李军长的军事节制,但是部队实权还是要掌握在军校学员手里。
“大家都是为国效力,李军长也不会把你们往火坑里推嘛。”陆军部知道李军长还是很想立功的,有功大家分,陆军部只要易猛能够拿到他那一份就可以:“再说,陆军部也确实拿不出比李军长更合适的人选,他出身将门世家又久经沙场,是难得的将才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