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2 / 4)
“那淳化被包围怎么办?难道你就敢出去和许将军打野战了么?”贺飞虎觉得陈伟的计划是把全军摆成一字长蛇阵挨打,所谓犄角之势其实就是两处分兵挡路,然后看谁倒霉,对顺军来说长江航运虽然重要,但是因为有明军的水师威胁所以可靠性下降,而内地的淳化则很容易被包围。
“不敢。”陈伟断然否认有这个念头:“如果宪法师被围,只能靠他们自求多福。”
“末将加固营寨,多挖长壕,一定能坚持很长时间。”唐德生请命道:“就算被围,一个师被围也比全军被围强吧。末将要是顶不住了,大人和议会师还能乘船脱困。就是那帮墙头草还是倒戈了,末将也能为第六军拖延时日,让大人能够率领军主力杀回福建。”
贺飞虎的目光在两个部下脸上来回扫了几眼,又沉思了一会儿道:“你们是仿效曹仁守樊城之故伎么?”
当初曹仁觉得以手头兵力守襄阳没有把握,就跑去坚守樊城,只要樊城不下襄阳关羽就是拿到手也不踏实,而如果樊城落成襄阳就是死城一座。所以关羽的决定就是以少量兵力监视襄阳的少量留守,主力来围樊城的曹军主力。
“大人明鉴。”陈伟和唐德生一夜不睡,就是打算效法曹仁,像牛皮癣一样地赖在应天府不走,如此南京和许平的粮道后路都在明军三万大军的眼皮底下,许平就是心理状态再好也不能对他们置之不理:“不过我们兵力太少了,南京太大了,连留守也无法留了。”
“听天由命吧。”唐德生说道:“如果我们留在应天府和许将军主力对峙他们还要反,那真是没有办法了。”
贺飞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两个师长都精神一振,虽然不知道贺飞虎还能从哪里变出兵力来不过听起来长官是同意了他们的意见,而且若是能保住南京当然最好不过。制宪会议刚刚沉浸在收复南京的喜悦中,这也是他们用来消除安庆大败影响的唯一借口,若是南京才拿到手就拱手相让那无疑于给制宪会议和六省卿院迎头一棒——无论如何,伙计用棍子把东家打得头破血流都是不明智的,尤其是你还打算继续替东家打工的时候。
“我们虽然兵力不足,不过我们粮草颇足,而且船只也不缺。”之前经过一番努力,南京战场的运输能力已经大大增强,现在北伐军主力逃回江西去了,不问可知南方的运输力量还可以继续向南京战场倾斜,贺飞虎说道:“可许将军的粮草多半不会很足。”
整个江南都在明军掌握中,许平的补给要靠山东大力支援,而陆地运输的成本是水运的几十倍,贺飞虎判断许平肯定养不起上百万人:“我给许将军去封信,宣布为了避免南京古都毁于战火,我军主动弃守,绝不会在南京驻扎军队,不会从南京派遣细作,也不会从南京发起进攻或是用来储备军资。可是如果许将军不接管南京的话,我们就会负责南京粮食的运输:不封锁边境、不关闭航运,保证南京的百万生灵衣食无忧。”
一口气说完后贺飞虎看着两个部下:“你们觉得怎么样?”
陈伟琢磨了一会儿,点头道:“从开封一战看,许将军很可能会答应,反正南京不留一兵一卒,他想拿随手能拿走。”
“从安庆一战看,许将军也很可能答应,”唐德生比陈伟多想了一会儿,最后也赞同贺飞虎的提议。从宋襄公开始,大家都以心狠手辣为荣、以讲信用仁爱为耻,虽然大家都明知宋襄公就是不讲道义也不是楚国的对手,但是既然传统是赞扬卑鄙无耻那没人愿意约束自己不去为非作歹,这次好不容易遇上一个讲道义的许平不利用下就太可惜了:“他连俘虏都不愿意杀,当然更不会愿意把百姓卷入战火。”
“要是许将军同意了,这事就太有趣了,南京这么坚固的城墙,许将军扔完我们扔,历代打死打活的城市,现在居然可以在战场中间保持中立。”不管大家怎么骂许平不坑杀俘虏、不祸害百姓是违反军人之间默契的,但打不赢他都是白搭——就好比如果宋襄公不是宋国而是楚国国君的话,那他就是讲道义敌人也只能干瞪眼,陈伟有些不自信地笑道:“只要卿院同意。”
“卿院一定会同意的,南京不驻军总比丢掉强。”贺飞虎决定马上去给泉州去信,他的计划需要后方的支持,没有齐国公府、制宪会议和六省卿院的批准,粮商显然不会得到运粮到南京的许可:“还有一件事。”
贺飞虎看向唐德生:“如果许将军答应开放航道的话,那就更会去打你了,就算打不下来,被围的日子久了士气也会低落,尤其是现在大家都知道许将军不杀俘。看到病号伤兵在包围圈里一天天增多,不断死去,士兵迟早会起投降的念头。要是那个时候我还没办法给你解围,你打算怎么办?你有什么提高士气的打算吗?”
“没有,”唐德生坦率地答道:“大人一定得尽快让卿院给我解围。”
第八节 协议
先锋重新渡过长江的时候,许平收到了贺飞虎的来信:“把南京变成空城?有意思。”
“你怎么看?”许平把信交给了陈哲,后者刚刚得到顺王的奖赏成为伯爵,在安庆大捷中立功的将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拿下它。”陈哲想也不想地答道,许平依旧没有任何爵位,不过李自成和牛金星都明确表示等收复南京后就给许平恢复王爵,这次不给是因为他又一次明拒朝廷明令不战而放弃南京,所以功罪相抵——若是许平收复南京那自然就能用这个功劳抵消他当初放弃的罪过:“殿下。”
“叫得太早了,”许平哈哈笑道,贺飞虎信中声称为表诚意愿意派高官进行谈判,甚至愿意派出师长级别的军官来会谈:“你我之间不用说这种场面话。再说,我就是没有王爵,难道还指挥不动你陈爵爷么?”
山东之事陈哲置身度外感觉有点对不起许平,但他不想丢掉在已经拥有的地位自然也不会和顺王与牛金星作对,单纯从军事上看陈哲同样觉得顺军能不背南京这个包袱就不用背——哪怕是短期也好。等到击败南明地六军不设防的南京也是大顺的囊中物,陈哲刚才脱口而出拿下南京,首先是他知道这对许平来说意味着王位,陈哲不想让顶头上司觉得自己不为他考虑——为军事考虑是可以的,但是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考虑是首要的;其次,陈哲不愿意抢了许平的风头,所谓恩出于上,陈哲在大顺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后,早就学会了不去贪图过多的名声和功劳,和上司争风头是官场大忌。
“贺飞虎谈判可能是为了拖延时间,他派镇总兵官来谈判,我们也得派高官去,这个时候大将军总不好发动攻势,他是能拖得一刻是一刻,不过也好,我们也需要时间准备。”顺军已经得到情报明军在应天府组织了一条防线,本来陈哲猜测明军就有可能的反应有二:第一是全军死守南京,许平毫无去啃硬骨头的打算,来之前他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明军这般行动他就首先招降南直隶和浙江的地方部队,然后封锁江面围困南京;第二种就是明军逃跑,许平这次带着轻军渡江就是打算尾随追击贺飞虎,就是不能歼灭他也要咬下明军一大块肉。
许平带过江的是顺军绝大多数骑兵和后卫营的步兵,制定了很多种急行军包抄追击的方案,给南直隶和浙江地方官吏的檄文也已经准备妥当。现在明军的反应很出乎许平的医疗,既然贺飞虎掘壕固守那他也不能用这点兵往对方的铜墙铁壁上撞。
“他们想靠和谈来拖延时间运送辎重,挖掘战壕修筑堡垒,而我们也得尽快把大炮运过来,”陈哲继续说下去,这次从明军手里缴获了大批火药和令顺军赞叹不已的大口径臼炮,本来陈哲还叹息说这般神器暂时还没有用武之地,不想这么快就有机会了:“在大将军用它们对付仙霞关之前,也得让我们的炮手熟悉一下。”
“不错,”许平深表赞同,这次他缴获的物资很多,但部队伤亡也不小,近卫营和装甲营都不得不补充大量新兵,这两个营按计划会和和后卫营一起最后渡江,它们的营教导队正全力工作在江北训练新兵补充战损:“看起来近卫营它们也不能歇了,要是明军打算硬碰硬的话,近卫营和装甲营留在后面我手里的兵力还有些弱。”
陈哲倒不是很担心贺飞虎以谈判为名,虚晃一枪逃跑,如果对方真打算逃跑也不会耽误这么久,但哪怕概率再小也需要提防:“正是,我们要紧紧靠上去,万一他们改变主意逃跑的话,可不能麻痹大意被他们跑了。”
和明军几次书信来回后,许平指挥着部队小心翼翼地向东靠过去,所有的情报都指出明军毫无逃跑的意图,他们修筑了坚固了营垒和大批的据点,既然如此顺军也要提防他们突然杀出来拼命。 ↑返回顶部↑
“不敢。”陈伟断然否认有这个念头:“如果宪法师被围,只能靠他们自求多福。”
“末将加固营寨,多挖长壕,一定能坚持很长时间。”唐德生请命道:“就算被围,一个师被围也比全军被围强吧。末将要是顶不住了,大人和议会师还能乘船脱困。就是那帮墙头草还是倒戈了,末将也能为第六军拖延时日,让大人能够率领军主力杀回福建。”
贺飞虎的目光在两个部下脸上来回扫了几眼,又沉思了一会儿道:“你们是仿效曹仁守樊城之故伎么?”
当初曹仁觉得以手头兵力守襄阳没有把握,就跑去坚守樊城,只要樊城不下襄阳关羽就是拿到手也不踏实,而如果樊城落成襄阳就是死城一座。所以关羽的决定就是以少量兵力监视襄阳的少量留守,主力来围樊城的曹军主力。
“大人明鉴。”陈伟和唐德生一夜不睡,就是打算效法曹仁,像牛皮癣一样地赖在应天府不走,如此南京和许平的粮道后路都在明军三万大军的眼皮底下,许平就是心理状态再好也不能对他们置之不理:“不过我们兵力太少了,南京太大了,连留守也无法留了。”
“听天由命吧。”唐德生说道:“如果我们留在应天府和许将军主力对峙他们还要反,那真是没有办法了。”
贺飞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两个师长都精神一振,虽然不知道贺飞虎还能从哪里变出兵力来不过听起来长官是同意了他们的意见,而且若是能保住南京当然最好不过。制宪会议刚刚沉浸在收复南京的喜悦中,这也是他们用来消除安庆大败影响的唯一借口,若是南京才拿到手就拱手相让那无疑于给制宪会议和六省卿院迎头一棒——无论如何,伙计用棍子把东家打得头破血流都是不明智的,尤其是你还打算继续替东家打工的时候。
“我们虽然兵力不足,不过我们粮草颇足,而且船只也不缺。”之前经过一番努力,南京战场的运输能力已经大大增强,现在北伐军主力逃回江西去了,不问可知南方的运输力量还可以继续向南京战场倾斜,贺飞虎说道:“可许将军的粮草多半不会很足。”
整个江南都在明军掌握中,许平的补给要靠山东大力支援,而陆地运输的成本是水运的几十倍,贺飞虎判断许平肯定养不起上百万人:“我给许将军去封信,宣布为了避免南京古都毁于战火,我军主动弃守,绝不会在南京驻扎军队,不会从南京派遣细作,也不会从南京发起进攻或是用来储备军资。可是如果许将军不接管南京的话,我们就会负责南京粮食的运输:不封锁边境、不关闭航运,保证南京的百万生灵衣食无忧。”
一口气说完后贺飞虎看着两个部下:“你们觉得怎么样?”
陈伟琢磨了一会儿,点头道:“从开封一战看,许将军很可能会答应,反正南京不留一兵一卒,他想拿随手能拿走。”
“从安庆一战看,许将军也很可能答应,”唐德生比陈伟多想了一会儿,最后也赞同贺飞虎的提议。从宋襄公开始,大家都以心狠手辣为荣、以讲信用仁爱为耻,虽然大家都明知宋襄公就是不讲道义也不是楚国的对手,但是既然传统是赞扬卑鄙无耻那没人愿意约束自己不去为非作歹,这次好不容易遇上一个讲道义的许平不利用下就太可惜了:“他连俘虏都不愿意杀,当然更不会愿意把百姓卷入战火。”
“要是许将军同意了,这事就太有趣了,南京这么坚固的城墙,许将军扔完我们扔,历代打死打活的城市,现在居然可以在战场中间保持中立。”不管大家怎么骂许平不坑杀俘虏、不祸害百姓是违反军人之间默契的,但打不赢他都是白搭——就好比如果宋襄公不是宋国而是楚国国君的话,那他就是讲道义敌人也只能干瞪眼,陈伟有些不自信地笑道:“只要卿院同意。”
“卿院一定会同意的,南京不驻军总比丢掉强。”贺飞虎决定马上去给泉州去信,他的计划需要后方的支持,没有齐国公府、制宪会议和六省卿院的批准,粮商显然不会得到运粮到南京的许可:“还有一件事。”
贺飞虎看向唐德生:“如果许将军答应开放航道的话,那就更会去打你了,就算打不下来,被围的日子久了士气也会低落,尤其是现在大家都知道许将军不杀俘。看到病号伤兵在包围圈里一天天增多,不断死去,士兵迟早会起投降的念头。要是那个时候我还没办法给你解围,你打算怎么办?你有什么提高士气的打算吗?”
“没有,”唐德生坦率地答道:“大人一定得尽快让卿院给我解围。”
第八节 协议
先锋重新渡过长江的时候,许平收到了贺飞虎的来信:“把南京变成空城?有意思。”
“你怎么看?”许平把信交给了陈哲,后者刚刚得到顺王的奖赏成为伯爵,在安庆大捷中立功的将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拿下它。”陈哲想也不想地答道,许平依旧没有任何爵位,不过李自成和牛金星都明确表示等收复南京后就给许平恢复王爵,这次不给是因为他又一次明拒朝廷明令不战而放弃南京,所以功罪相抵——若是许平收复南京那自然就能用这个功劳抵消他当初放弃的罪过:“殿下。”
“叫得太早了,”许平哈哈笑道,贺飞虎信中声称为表诚意愿意派高官进行谈判,甚至愿意派出师长级别的军官来会谈:“你我之间不用说这种场面话。再说,我就是没有王爵,难道还指挥不动你陈爵爷么?”
山东之事陈哲置身度外感觉有点对不起许平,但他不想丢掉在已经拥有的地位自然也不会和顺王与牛金星作对,单纯从军事上看陈哲同样觉得顺军能不背南京这个包袱就不用背——哪怕是短期也好。等到击败南明地六军不设防的南京也是大顺的囊中物,陈哲刚才脱口而出拿下南京,首先是他知道这对许平来说意味着王位,陈哲不想让顶头上司觉得自己不为他考虑——为军事考虑是可以的,但是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考虑是首要的;其次,陈哲不愿意抢了许平的风头,所谓恩出于上,陈哲在大顺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后,早就学会了不去贪图过多的名声和功劳,和上司争风头是官场大忌。
“贺飞虎谈判可能是为了拖延时间,他派镇总兵官来谈判,我们也得派高官去,这个时候大将军总不好发动攻势,他是能拖得一刻是一刻,不过也好,我们也需要时间准备。”顺军已经得到情报明军在应天府组织了一条防线,本来陈哲猜测明军就有可能的反应有二:第一是全军死守南京,许平毫无去啃硬骨头的打算,来之前他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明军这般行动他就首先招降南直隶和浙江的地方部队,然后封锁江面围困南京;第二种就是明军逃跑,许平这次带着轻军渡江就是打算尾随追击贺飞虎,就是不能歼灭他也要咬下明军一大块肉。
许平带过江的是顺军绝大多数骑兵和后卫营的步兵,制定了很多种急行军包抄追击的方案,给南直隶和浙江地方官吏的檄文也已经准备妥当。现在明军的反应很出乎许平的医疗,既然贺飞虎掘壕固守那他也不能用这点兵往对方的铜墙铁壁上撞。
“他们想靠和谈来拖延时间运送辎重,挖掘战壕修筑堡垒,而我们也得尽快把大炮运过来,”陈哲继续说下去,这次从明军手里缴获了大批火药和令顺军赞叹不已的大口径臼炮,本来陈哲还叹息说这般神器暂时还没有用武之地,不想这么快就有机会了:“在大将军用它们对付仙霞关之前,也得让我们的炮手熟悉一下。”
“不错,”许平深表赞同,这次他缴获的物资很多,但部队伤亡也不小,近卫营和装甲营都不得不补充大量新兵,这两个营按计划会和和后卫营一起最后渡江,它们的营教导队正全力工作在江北训练新兵补充战损:“看起来近卫营它们也不能歇了,要是明军打算硬碰硬的话,近卫营和装甲营留在后面我手里的兵力还有些弱。”
陈哲倒不是很担心贺飞虎以谈判为名,虚晃一枪逃跑,如果对方真打算逃跑也不会耽误这么久,但哪怕概率再小也需要提防:“正是,我们要紧紧靠上去,万一他们改变主意逃跑的话,可不能麻痹大意被他们跑了。”
和明军几次书信来回后,许平指挥着部队小心翼翼地向东靠过去,所有的情报都指出明军毫无逃跑的意图,他们修筑了坚固了营垒和大批的据点,既然如此顺军也要提防他们突然杀出来拼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