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3 / 4)
内阁大学士高穀将龚遂荣书信藏在衣袖中,带入朝中遍示群臣,与吏部尚书王直等人商议对策。礼部尚书胡濙提议直接将此书上呈景帝。都御史王文却认为上意已定,即便递上龚遂荣的书奏,也没有任何用处。而且这封书大有挑拨太上皇和景帝手足感情的嫌疑,搞不好皇帝还要降罪。大学士高穀听到王文“挑拨感情”的话后,立时显得颇为犹豫。
此事被给事中叶盛知道后,大为不平。他赞成礼部尚书胡濙的主张,认为应该将书上交景帝。叶盛当时有个外号叫“叶少保”。每当朝议时,他总是第一个发言,当时只有于谦于少保在群臣中具此威望。叶盛如此争先恐后,有人不高兴地讥讽说:“莫非他也是少保?”
叶盛便因此得了个“叶少保”的外号,他敢于任事、直言无忌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以叶盛的个性,知道龚遂荣投书一事后,当然要上书向景帝上陈这件事。
另一名给事中林聪也不满高穀、胡濙、王直三人态度软弱,竟然被王文一言恐吓,紧跟着叶盛上书,弹劾高穀、胡濙、王直三人“皆股肱大臣,有闻必告,不宜偶语窃议”,要求皇帝降旨切责。
这样一来,事情就彻底闹大了,想瞒都瞒不住了。景帝朱祁钰特地派人来索要龚遂荣的上书,看后大怒道:“龚遂荣何人,敢议朝廷得失!”立即下令逮捕龚遂荣,下狱坐罪。于是,群臣再无人敢多说迎接太上皇礼仪之事。
之后,朱祁钰派太常少卿许彬到宣府,翰林院侍读商辂率一轿二马到居庸关迎太上皇回京。
许彬字道中,宁阳[18]人。自小勤奋好学,被称为“学痴”,与当地才子王贤齐名。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正统末,累迁太常少卿,兼翰林待诏,提督四夷馆。他被景帝朱祁钰选中,并不是他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正是因为他平庸无奇。
商辂字弘载,淳安[19]人。举乡试第一。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殿试皆第一,即所谓的“连中三元”。终明一世,三元都是第一的人,只有商辂一人[20]。即便是在整个中国科举史上,三元第一也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其人仪表美好魁伟,英宗皇帝很喜欢他,曾亲自选拔为展书官。
许彬一行在宣府见到了英宗朱祁镇。一番礼节后,许彬按照英宗的授意,写了几篇文章,其中包括罪己诏和祭文。祭文是为了祭奠土木堡阵亡的官军,写得悲壮苍凉,颇有气势。最关键的是,许彬揣度英宗的心思,在文中隐有为王振开脱之意。虽然王振已成为千夫所指的“国贼”,但英宗对王振的复杂感情,决非一言一语所能说清。许彬巧妙地迎合了上意,因此文极得朱祁镇欢心。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日,又是一个中秋节,当了整整一年俘虏的英宗朱祁镇到达北京,一轿二马悄然进入安定门。路人漠然注视,不知轿内坐的竟是北狩一年的太上皇。
朱祁镇在安定门换上“法驾”,由安定门到东安门。百官于东安门外迎接,景帝朱祁钰于东安门下辇迎接,朱祁镇下轿答礼。兄弟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经过了这一形式上的礼节,朱祁镇“驾入南宫”,正式开始了太上皇的生活。
刚开始,朱祁镇尚能为终于平安归来而庆幸。当他看到才二十岁出头的钱皇后为他哭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时,感动万分。但一家人团聚的喜悦很快就被政治上的失意冲淡了,朱祁镇发现他这个太上皇与囚徒无异,被禁锢在南内,不得出入,完全失去了行动自由。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君主被少数民族政权俘去,又无条件地被释放回来,这还是第一次,堪称明朝外交史上的一大胜利,也是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明朝军民坚持抗战的结果。也先送还英宗后,恢复了与明朝的互市贸易,依旧例派遣贡使。
而对于迎回英宗的大功臣杨善,在论功行赏的问题上,明廷中大起争议。当时举朝上下都认为杨善所建是不世奇功,应该封爵,赐丹书铁券,享受一个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耀。但景帝朱祁钰只命杨善以礼部左侍郎迁左都御史,仍掌鸿胪寺事;校尉袁彬授为锦衣卫试用百户;哈铭亦授为锦衣卫试用百户,着改名为杨铭。
如此薄待功臣,私心昭然若揭。显然,新皇帝并不希望兄长回来,所以,出力营救兄长回来的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功臣。
满朝文武都为杨善和袁彬不平。袁彬与英宗关系亲密,事先已经入宫拜见英宗及孙太后,得了英宗亲信宦官金英的嘱咐和提醒,心中早有准备,所以也不以为意,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
而为迎回英宗已赔上全部家当的杨善则有更进一步的看法,他认为越是赏薄,越是显得英宗为景帝所忌,越显得他这件大功的盖世之奇。他没有冒昧地改去巴结景帝,而是打算坐等时机,只要等到太子朱见深即位,英宗便成了皇帝的父亲,自然能够重见天日。到那时候,杨家的富贵自然滚滚而来。
可惜事与愿违,杨善看到了远处,却看不到更高处。明景帝在迎接英宗回朝一事上取得重大胜利后,已领悟到臣民不过是皇权下的蝼蚁,匍匐活命,仰望求生,对天子有本能的畏惧,卑贱得不足一提。他既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只要他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于是,废英宗之子、立己子为太子,便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景泰二年(1451年)七月,明景帝朱祁钰宠爱的妃子杭妃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朱见济。此时英宗朱祁镇虽然被软禁在南宫,不能踏出宫门一步,形若囚徒,但名义上的太子依旧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钰对此自然不甘心。从儿子朱见济落地的时候开始,他便处心积虑地开始了易立太子的计划。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临死前,在遗训中规定了大明皇位继承制度:即嫡长继承制,太子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可以兄终弟及。
皇位嫡长子继承制源于西周时期周公创制,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君主多妻制的情况下,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将王子区分为嫡子和庶子,以确立王位继承人的资格,并依照先嫡后庶、先长后幼的顺序,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压缩在一个人的范围之内,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
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生在当时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直接的原因是基于商代的教训。商代的王位继承制度以“兄终弟及”为主,但传弟及尽之后,下面的嗣立者应该是兄之子,还是弟之子呢?理论上应该传位于兄之子,但往往不是如此,弟都希望能传给自己的儿子。因此,“兄终弟及”制度在执行中具有很大的含糊性和不确定性。商朝自中丁以后。“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就与“兄终弟及”制度所造成的紊乱有很大关系。相反,“自康丁以下,四世传子,王室比较安定”。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看到了两种继承法的不同治乱后果,为了矫正商朝“兄终弟及”继承制度混乱的弊端,正式创立了嫡长制的继承制度。
嫡长制确立后,为后代王朝所继承,延续为“百王不易之制”。秦汉以后,除了秦朝因短命而亡没有来得及立太子、清朝采取秘密建储制度外,绝大多数王朝都将嫡长制奉为“万世上法”。
但嫡长制在执行过程中既有不可克服的困难,也有人为干扰的因素。
首先谈不可克服的困难。历史上许多皇后往往没有儿子,或者儿子患病早夭,这样,“立嫡”的首要条件得不到保证。举例来说,秦汉两朝共有二十八个皇帝,嫡出者仅三人,东汉皇帝竟无一人嫡出。宋代十八个皇帝中,仅三人嫡出。如此可见,嫡子继位在历代皇帝中的比例很小。这样,在不能立嫡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推长而立的原则,即在庶出的皇子中选择年纪最大的作为继承人。
其次是人为干扰的因素。皇帝的喜好往往是嫡长制能否实行的重要因素。皇后嫡子即便被立为太子,当皇后年老色衰失宠后,不仅动摇皇后地位,势必连带危及太子地位。比如东汉光武帝刘秀由皇后郭氏而移宠阴丽华,郭氏之子太子刘强只有惶恐让位于阴氏之子刘庄,即后来的汉明帝。唐玄宗王皇后无子,宠妃赵丽妃所生长子李瑛被立为太子。后来,唐玄宗宠爱武惠妃,又想废除太子李瑛,立武惠妃之子为太子,李瑛太子位因而不保。这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例。
历史上还常常有各种权贵势力干预其中,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团等,常常出于各自的利益干扰嫡长制的实行。唐朝后期,宦官不仅把持朝政,而且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对皇帝废立生杀,自然更谈不上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继承并严格遵守了嫡长制。他最早立马皇后所生嫡长子朱标为太子,并延请名儒宋濂等人为太子之师,希望能将朱标培养成为一代明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仅三十八岁的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史称“懿文太子”。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之余,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性英武,许多地方都与他自己非常相似。但在朝议论的时候,翰林学士刘三吾提出了反对意见:“如立皇四子燕王,那么皇二子秦王、皇三子晋王将立于何地?”
刘三吾的理由依旧就是嫡长子制,因为这三个儿子都是嫡出,按照嫡长子原则,应该立皇二子秦王,无论如何都轮不到燕王朱棣。朱元璋觉得有理,不应该乱了礼法,然而,他并不喜欢秦王,于是选立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是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他本来还有个哥哥朱雄英,但很早就死去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因为嫡长孙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孙。
立储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但后来又起了变化,皇二子秦王和皇三子晋王先后病死,这样,皇四子燕王朱棣就成了嫡长子。朱元璋偏爱燕王朱棣,有心想改立朱棣为太子。但群臣纷纷反对,理由是:“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 ↑返回顶部↑
此事被给事中叶盛知道后,大为不平。他赞成礼部尚书胡濙的主张,认为应该将书上交景帝。叶盛当时有个外号叫“叶少保”。每当朝议时,他总是第一个发言,当时只有于谦于少保在群臣中具此威望。叶盛如此争先恐后,有人不高兴地讥讽说:“莫非他也是少保?”
叶盛便因此得了个“叶少保”的外号,他敢于任事、直言无忌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以叶盛的个性,知道龚遂荣投书一事后,当然要上书向景帝上陈这件事。
另一名给事中林聪也不满高穀、胡濙、王直三人态度软弱,竟然被王文一言恐吓,紧跟着叶盛上书,弹劾高穀、胡濙、王直三人“皆股肱大臣,有闻必告,不宜偶语窃议”,要求皇帝降旨切责。
这样一来,事情就彻底闹大了,想瞒都瞒不住了。景帝朱祁钰特地派人来索要龚遂荣的上书,看后大怒道:“龚遂荣何人,敢议朝廷得失!”立即下令逮捕龚遂荣,下狱坐罪。于是,群臣再无人敢多说迎接太上皇礼仪之事。
之后,朱祁钰派太常少卿许彬到宣府,翰林院侍读商辂率一轿二马到居庸关迎太上皇回京。
许彬字道中,宁阳[18]人。自小勤奋好学,被称为“学痴”,与当地才子王贤齐名。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正统末,累迁太常少卿,兼翰林待诏,提督四夷馆。他被景帝朱祁钰选中,并不是他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正是因为他平庸无奇。
商辂字弘载,淳安[19]人。举乡试第一。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殿试皆第一,即所谓的“连中三元”。终明一世,三元都是第一的人,只有商辂一人[20]。即便是在整个中国科举史上,三元第一也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其人仪表美好魁伟,英宗皇帝很喜欢他,曾亲自选拔为展书官。
许彬一行在宣府见到了英宗朱祁镇。一番礼节后,许彬按照英宗的授意,写了几篇文章,其中包括罪己诏和祭文。祭文是为了祭奠土木堡阵亡的官军,写得悲壮苍凉,颇有气势。最关键的是,许彬揣度英宗的心思,在文中隐有为王振开脱之意。虽然王振已成为千夫所指的“国贼”,但英宗对王振的复杂感情,决非一言一语所能说清。许彬巧妙地迎合了上意,因此文极得朱祁镇欢心。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日,又是一个中秋节,当了整整一年俘虏的英宗朱祁镇到达北京,一轿二马悄然进入安定门。路人漠然注视,不知轿内坐的竟是北狩一年的太上皇。
朱祁镇在安定门换上“法驾”,由安定门到东安门。百官于东安门外迎接,景帝朱祁钰于东安门下辇迎接,朱祁镇下轿答礼。兄弟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经过了这一形式上的礼节,朱祁镇“驾入南宫”,正式开始了太上皇的生活。
刚开始,朱祁镇尚能为终于平安归来而庆幸。当他看到才二十岁出头的钱皇后为他哭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时,感动万分。但一家人团聚的喜悦很快就被政治上的失意冲淡了,朱祁镇发现他这个太上皇与囚徒无异,被禁锢在南内,不得出入,完全失去了行动自由。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君主被少数民族政权俘去,又无条件地被释放回来,这还是第一次,堪称明朝外交史上的一大胜利,也是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明朝军民坚持抗战的结果。也先送还英宗后,恢复了与明朝的互市贸易,依旧例派遣贡使。
而对于迎回英宗的大功臣杨善,在论功行赏的问题上,明廷中大起争议。当时举朝上下都认为杨善所建是不世奇功,应该封爵,赐丹书铁券,享受一个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耀。但景帝朱祁钰只命杨善以礼部左侍郎迁左都御史,仍掌鸿胪寺事;校尉袁彬授为锦衣卫试用百户;哈铭亦授为锦衣卫试用百户,着改名为杨铭。
如此薄待功臣,私心昭然若揭。显然,新皇帝并不希望兄长回来,所以,出力营救兄长回来的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功臣。
满朝文武都为杨善和袁彬不平。袁彬与英宗关系亲密,事先已经入宫拜见英宗及孙太后,得了英宗亲信宦官金英的嘱咐和提醒,心中早有准备,所以也不以为意,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
而为迎回英宗已赔上全部家当的杨善则有更进一步的看法,他认为越是赏薄,越是显得英宗为景帝所忌,越显得他这件大功的盖世之奇。他没有冒昧地改去巴结景帝,而是打算坐等时机,只要等到太子朱见深即位,英宗便成了皇帝的父亲,自然能够重见天日。到那时候,杨家的富贵自然滚滚而来。
可惜事与愿违,杨善看到了远处,却看不到更高处。明景帝在迎接英宗回朝一事上取得重大胜利后,已领悟到臣民不过是皇权下的蝼蚁,匍匐活命,仰望求生,对天子有本能的畏惧,卑贱得不足一提。他既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只要他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于是,废英宗之子、立己子为太子,便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景泰二年(1451年)七月,明景帝朱祁钰宠爱的妃子杭妃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朱见济。此时英宗朱祁镇虽然被软禁在南宫,不能踏出宫门一步,形若囚徒,但名义上的太子依旧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钰对此自然不甘心。从儿子朱见济落地的时候开始,他便处心积虑地开始了易立太子的计划。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临死前,在遗训中规定了大明皇位继承制度:即嫡长继承制,太子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可以兄终弟及。
皇位嫡长子继承制源于西周时期周公创制,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君主多妻制的情况下,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将王子区分为嫡子和庶子,以确立王位继承人的资格,并依照先嫡后庶、先长后幼的顺序,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压缩在一个人的范围之内,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
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生在当时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直接的原因是基于商代的教训。商代的王位继承制度以“兄终弟及”为主,但传弟及尽之后,下面的嗣立者应该是兄之子,还是弟之子呢?理论上应该传位于兄之子,但往往不是如此,弟都希望能传给自己的儿子。因此,“兄终弟及”制度在执行中具有很大的含糊性和不确定性。商朝自中丁以后。“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就与“兄终弟及”制度所造成的紊乱有很大关系。相反,“自康丁以下,四世传子,王室比较安定”。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看到了两种继承法的不同治乱后果,为了矫正商朝“兄终弟及”继承制度混乱的弊端,正式创立了嫡长制的继承制度。
嫡长制确立后,为后代王朝所继承,延续为“百王不易之制”。秦汉以后,除了秦朝因短命而亡没有来得及立太子、清朝采取秘密建储制度外,绝大多数王朝都将嫡长制奉为“万世上法”。
但嫡长制在执行过程中既有不可克服的困难,也有人为干扰的因素。
首先谈不可克服的困难。历史上许多皇后往往没有儿子,或者儿子患病早夭,这样,“立嫡”的首要条件得不到保证。举例来说,秦汉两朝共有二十八个皇帝,嫡出者仅三人,东汉皇帝竟无一人嫡出。宋代十八个皇帝中,仅三人嫡出。如此可见,嫡子继位在历代皇帝中的比例很小。这样,在不能立嫡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推长而立的原则,即在庶出的皇子中选择年纪最大的作为继承人。
其次是人为干扰的因素。皇帝的喜好往往是嫡长制能否实行的重要因素。皇后嫡子即便被立为太子,当皇后年老色衰失宠后,不仅动摇皇后地位,势必连带危及太子地位。比如东汉光武帝刘秀由皇后郭氏而移宠阴丽华,郭氏之子太子刘强只有惶恐让位于阴氏之子刘庄,即后来的汉明帝。唐玄宗王皇后无子,宠妃赵丽妃所生长子李瑛被立为太子。后来,唐玄宗宠爱武惠妃,又想废除太子李瑛,立武惠妃之子为太子,李瑛太子位因而不保。这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例。
历史上还常常有各种权贵势力干预其中,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团等,常常出于各自的利益干扰嫡长制的实行。唐朝后期,宦官不仅把持朝政,而且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对皇帝废立生杀,自然更谈不上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继承并严格遵守了嫡长制。他最早立马皇后所生嫡长子朱标为太子,并延请名儒宋濂等人为太子之师,希望能将朱标培养成为一代明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仅三十八岁的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史称“懿文太子”。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之余,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性英武,许多地方都与他自己非常相似。但在朝议论的时候,翰林学士刘三吾提出了反对意见:“如立皇四子燕王,那么皇二子秦王、皇三子晋王将立于何地?”
刘三吾的理由依旧就是嫡长子制,因为这三个儿子都是嫡出,按照嫡长子原则,应该立皇二子秦王,无论如何都轮不到燕王朱棣。朱元璋觉得有理,不应该乱了礼法,然而,他并不喜欢秦王,于是选立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是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他本来还有个哥哥朱雄英,但很早就死去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因为嫡长孙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孙。
立储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但后来又起了变化,皇二子秦王和皇三子晋王先后病死,这样,皇四子燕王朱棣就成了嫡长子。朱元璋偏爱燕王朱棣,有心想改立朱棣为太子。但群臣纷纷反对,理由是:“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 ↑返回顶部↑